【醫護流失】移民潮影響公院醫護流失率回升 病人組織憂專科門診輪候更長
發布時間: 2021/08/14 00:00
最後更新: 2021/08/14 15:04
政府統計處周四公布,本港過去一年有近9萬人離開香港。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昨日透露,去年7月至今年6月,公立醫院醫生和護士流失為4.6%及6.5%,推斷近月醫護流失率上升與移民有關,令情況雪上加霜,令人憂慮。
范鴻齡昨出席訪談節目時指出,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底的全職醫生(包括實習醫生及牙醫)流失率為4.6%,流失率有上升趨勢;護士流失率為6.5%,也較去年同期上升0.9個百分點。醫管局的員工流失數據一直以每年3月的財政年度結算,而據局方提供的數據,醫護流失率在過去3個年度均呈下跌趨勢,上一年度分別為4.1%及5.8%,料本年度首3個月,即4至6月流失嚴重,致流失率回升。
范鴻齡透露,從離職員工申請詳盡服務紀錄、提早報稅等行動推斷,流失率上升部分因移民所致。另一方面,私家醫院亦有醫生移民致人手不足問題,故在公立醫院挖角,令情況雪上加霜。
他表示,港府正循多方面途徑增加醫護人手,其中《2021年醫生註冊(修訂)條例草案》可讓符合特定條件的非本地培訓港人醫生,毋須通過執業資格試,可在港取得正式註冊資格,正待立法會審議。對於條例應否進一步放寬至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海外醫生,他稱持開放態度,但強調須先符合兩大條件,包括優先聘請所有本地醫科畢業生,以及確保現時醫療服務水平不受影響。
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凌霄志認為,現時的醫護流失率未到非常嚴重地步,惟預料數字將進一步上升:「移民成為社會大趨勢」。他認為,修例讓海外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返港執業,長遠亦難以補償流失問題:「流血不可能只輸血不止血」。他又指,醫護人員於抗疫期間工作壓力大,醫管局在行政措施上不應打擊員工士氣,如可安排未能接種新冠疫苗的員工,例如懷孕員工,以及因健康理由不宜打針的員工,可不用自費檢測。
立法會議員、律敦治醫院內科副顧問醫生陳沛然表示,近月身邊確實有醫護離職,亦了解有同事將會離開,認為與抗疫期間醫護曾備受質疑有關,且政治問題亦衝擊醫療界別,影響醫護士氣,惟認為不能一口咬定醫護人員離開都跟移民有關。
他坦言,不擔心醫護流失會影響公共醫療服務:「97年移民潮相較現在更誇張都無影響,不斷有新人承傳」;又指自己於完成立法會工作後,相信仍會留在公營醫療服務一段時間再離開,但未有透露會否移民。
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表示,香港醫生資格十分受海外國家歡迎,自己亦有私家醫生朋友舉家移民,對本港整體醫護流失感到十分擔憂,擔心會進一步延長專科門診輪候時間,而資深醫生的離開亦恐致本港醫療質素下降;此外,他亦擔心缺少資深醫生提供培訓,會降低對海外醫生來港的吸引力,同時削減本地醫生培訓機會。
一文看清不同疫苗獎賞及優惠:https://bit.ly/3vw84v0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記者:洪芷晴、鄧凱文